鍛造軸承套圈的三個工藝階段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布日期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9-11-16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瀏覽人氣: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0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        
	  軸承是一種重要的機械基礎元件,軸承制造業是機械制造業中不可缺少的行業。軸承通常是由套圈(外圈、內圈)、滾動體(滾子或鋼球)、保持器等構成。在軸承的制造過程中,鍛造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。軸承套圈是滾動軸承的重要零件,其重量一般約占軸承總重量的60%~70%,套圈毛坯有鍛件、冷擠件、溫擠件、管料和棒料等,其中鍛件約占套圈毛坯總數的85%左右。
	 
	  軸承毛坯加工時軸承生產的第一道工序,套圈毛坯質量的好壞,生產率的高低,將對軸承產品的質量、性能、壽命及企業的經濟效益產生重要的影響。這是因為毛坯質量的大小(包括毛坯的成型方式)決定軸承的材料利用率,套圈的內部質量包括材料的致密度、金屬纖維流線分布、晶粒度和形變熱處理等,對軸承壽命有較大的影響。
	 
	  鍛造是一種利用壓力機對金屬坯料施加壓力,使其產生塑性變形以獲得具有一定的機械性能、一定形狀和尺寸鍛件的加工方法。
	 
	  鍛造軸承套圈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:
	 
	  1、備料:把原材料按要求的重量切割成料段。
	 
	  2、鍛造成型:把料段加熱,然后在壓力機上進行鍛造,使其成為形狀、尺寸等符合要求的毛胚。
	 
	  3、鍛后處理:對鍛件進行檢驗,剔除廢品,整修返修品,進行鍛后的熱處理及表面清理等。
	 
	  鍛造變形應符合剪應力定律、最小阻力定律、體積不變定律、在塑性變形時存在彈性形變定律。
	 
	  鍛造可以改善鋼材內部組織,提高鋼的強度、塑性、沖擊韌性等多種機械性能。